English News

About Me

我的相片
e-mail/msn b7302139@yahoo.com.tw

最新文章

Label Cloud

追蹤者

十指繁弦

Amadis 於 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 上午11:45 發表

吳蠻與北市國 十指繁弦
演出時間:2008/05/02(五)7:30pm
演出地點: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票 價:200 300 500 800 1000 兩廳院售票系統
演 出 者 : 指揮│鍾耀光 琵琶│吳蠻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弦樂五重奏、臺北市立國樂團
曲 目 :

1.伊波里托夫‧伊凡諾夫/鍾耀光改編:《酋長的行進》(選自高加索素描,作品編號 10)
2.趙季平、吳蠻:《慶雲樂》給琵琶與弦樂四重奏
3.Sapo Perapaskero / arr. Ljova: Rustem :《鄉村之舞》琵琶與弦樂五重奏
4.鍾耀光《楊家將》琵琶協奏曲
5.吳蠻:《古韻》琵琶獨奏
6.巴爾托克/鍾耀光改編:《羅馬尼亞舞曲》
7.哈察都量/鍾耀光改編:《蓋雅涅》芭蕾組曲


吳蠻來了! 首位讓中國琵琶揚聲國際的天才樂手—吳蠻,本週五將與北市國聯手在臺北市中山堂掀起本次傳統藝術季絲路樂潮的新高峰。吳蠻出生於杭州,九歲學音樂,十歲開始接受專業訓練,1977年,以全國琵琶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先後師承劉德海、鄺宇忠、陳澤民等教育家,演奏大師,及浦東派嫡傳人林石城大師。22歲時吳蠻成為中國第一位琵琶碩士。1990年吳蠻移居美國,接連創下許多世界第一紀錄,她是第一位女性演奏家而且是表演非西方樂器,首獲加拿大世界著名鋼琴大師格林‧古德大獎之新人獎得主﹔她是第一位受邀在英國皇家亞伯廳、德國波昂貝多芬廳、荷蘭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等著名音樂廳演出的中國樂器演奏家﹔第一位在美國卡內基廳首演琵琶協奏曲的中國樂器演奏家;也是全球最大古典音樂藝人經紀公司ICM第一個簽約的中國民樂演奏家。 1998 年吳蠻獲得哈佛大學女子學院頒發的研究學者獎,在研究期間,她廣泛地接觸科學、人類學、社會學、哲學等不同領域。

吳蠻說:『我現在所做的,便是致力于給琵琶一個新的定義,或者說人們對它的新印象。我不想自己僅僅是一名音樂家,那就是為什麼我在許多領域擔任角色的原因。我知道這是一項艱難的工作,但我非常享受。這就是音樂家應該做的,我願意做這樣一個拋磚引玉的人。』。吳蠻的視野不局限於音樂本身,也因此拓植吳蠻音樂演奏的內涵深度、形塑獨特的吳蠻風格。 吳蠻的演奏曲目廣泛,除了擅長演奏的古典琵琶曲之外,近年來吳蠻不遺餘力地與中外作曲家和許多音樂團體合作,參與委約了大批琵琶新曲,並熱情地為全部在海外創作的琵琶新曲作世界首演。

另一個決對不能錯過這場音樂會的理由是,國際知名作曲家、現任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鍾耀光將親自指揮,與天才琵琶手吳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弦樂五重奏:姜智譯、黃芷唯、何君恆、許瀞文、周以珊以及臺北市立國樂團合作演出。本次音樂會聽眾不僅可以聽到鍾耀光團長創作的音樂史詩《楊家將》琵琶協奏曲,以及團長特別改編《酋長的行進》《羅馬尼亞舞曲》《蓋雅涅》芭蕾組曲等曲,帶領聽眾橫跨東西絲路、盡情享受迥然不同的樂風。此外,吳蠻將獨奏她運用敦煌琵琶譜的素材、融合傳統與現代音樂語彙所創作的《古韻》一曲。而趙季平、吳蠻共同改編西元640年的琵琶古調《慶雲樂》將由吳蠻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將共同演出。團長鍾耀光是目前臺灣最知名與最活躍的作曲家。作品具有濃厚的中國哲學思想與豐富情感,受到世界各地樂迷喜愛。作品涵蓋前衛大型交響樂、管樂團合奏、國樂、傳統戲曲、音樂劇到新世代 (New Age) 風格的小品。聽臺北市立國樂團與吳蠻暢彈東西絲路情,將震撼你每一根聽覺神經,顛覆你對琵琶的極限想像。吳蠻、鍾耀光本週五在臺北市中山堂邀您一起暢遊絲路。
繼續閱讀全文 十指繁弦

貧富的差距與差異

Amadis 上午11:13 發表
中國時報 2008.04.30 
貧富的差距與差異

沈雲驄

 台灣的貧富差距,惡化中,這點大家都知道。貧富的「差異」呢?正好相反,縮小中。
 八年前,富人比較藍,窮人比較綠,現在,窮人與富人的政黨偏好,接近許多;以前,只有富人投身金融市場,現在,連沒多少存款的窮人,也在國際股市插一腳,高呼要替少得可憐的資產搞配置;以前,有收入才能有信用卡,現在?唉。今天的機場貴賓室,百貨公司周年慶上,你再也很難分辨誰是貴婦,誰是卡奴。窮人與富人,儘管財富的差距愈來愈遠,卻活得愈來愈像。
 像,有時候是好的,代表著窮人雖窮,也能享有富人的生活水準;但有些像,卻是無知的結果。明明,許多政黨與政客,公然向富有的大財團傾斜,從勞動條件到保險福利,都跟著富人的指揮棒起舞,卻仍然被無知的窮人追捧著;明明,金融市場的風險奇高,高到連最擅長財富管理的金字招牌業者們都會灰頭土臉,無知的窮散戶們,卻以為自己可以什麼投資工具都不必搞懂,就能跟富人一樣,坐享錢滾錢的甜頭。
 這樣的像,正在讓有錢的人更有錢,沒錢的人更加捉襟見肘。幾年來的豪宅風,就讓許多中產階級無端付了過高的代價、背負了過高的房貸;還有動不動就標榜「頂級」、「奢華」的消費,也讓許多家庭多花了許多的冤枉錢。至於金融市場的激烈起伏更不必說了,那些最近在連動債,在中國股市,在越南股市鍛羽的散戶,就眼睜睜看著自己更往窮人的光譜靠攏。
 眼前這種貧富的差距擴大、差異縮小的趨勢,其實是很奇特的怪象。照理說,貧富的差距與差異,是政治經濟學上的孿生子:當一個社會的貧富差距愈大,老百姓生活上的差異也會愈明顯(比方說,同樣搭鐵達尼號,有錢人美美地穿梭在甲板上,窮人只能擠在雜亂的底層),反過來說也一樣,當老百姓生活上的差異愈明顯,也意味著這個國家的貧富差距愈大(從東到西走一趟倫敦,或是由南往北逛一下巴黎,就能體會這種差異與差距的孿生關係)。
 人類一直有個烏托邦,就是希望打破這樣的孿生關係,讓貧與富之間,差距縮小,差異擴大,讓大家都有錢,但活得更多元與多姿。今天,這種孿生關係雖然破了,但卻是完全相反的結果。有人說,這要怪全球貿易,拉低了工資,讓窮人更窮;也有人認為,是政府的失職,縱容了大財團;還有人把矛頭指向跨國企業,一方面在工廠中剝削勞工,一方面花大錢引誘消費,才使得情況如此失控。
 沒有人知道要失控到什麼時候,但不等於政府可以不必負責。有些事情,是確定得做,也一定有用的。比方說,在經濟上,讓窮人與富人都能合理分配財富,而不是繼續縱容極少數的高階經理人,透過高到不像話的董監酬勞與分紅,囊括科技與生產力提升的果實;在財政上,央行那隻左右貨幣政策的手,該幫助更多老百姓捍衛資產,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以保護企業的利益為優先;在稅制上,該做而沒做的就更多了,別的不說,吵了這麼多年,幾乎沒人敢再提起的證券交易所得稅,到底徵不徵,總該有個說法吧?
 更重要的,是教育。愈窮家庭,如今愈需要好的教育品質,讓窮爸爸們的小孩,有更好翻身機會;廣大的中產階級家庭,也愈需要正確的理財與消費教育,而不是任由各種暗藏高風險的金融商品,侵害無數家庭的財富;將來,財經政策到底好在哪、嘉惠了誰,政府得說得更清楚、老百姓得問得更仔細才行。否則,即便真有「九萬兆」的商機,富與貧,還是會繼續遙遙相望的。
繼續閱讀全文 貧富的差距與差異

魚不單養 馬不久拴

Amadis 於 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下午1:24 發表
當台灣人還在為南韓將殺狗合法化問題爭執(參九把刀vs woosean)的時候,看見瑞士新訂立的保護動物新法,怎不讓人汗顏。
動物是否如同人類享有自然權利般值得保護?如果動物也有動物權,那能不能以文化差異的角度去否決主流文化對於動物權的干預?這兩個問題應該是討論的核心。

人之所以飼養寵物,原因就是與動物之間可以有所互動,同時獲得情感的回饋,當小狗在你腳邊,淚眼汪汪、楚楚可憐的望著你的時候,牠所傳達的可能是想要來個抱抱,這種行為也讓主人會去面對牠的各種需求,當然主人藉由跟寵物之間的互動而在心裡產生的解讀,難免也有主人會自己陷入過渡的自我沈溺,但不可否認大多數的情形,就是一種情感的交流。人類既然能夠體會或是解讀動物的喜怒哀樂,那為什麼道德感情只能僅僅限於人類?難道韓國人跟狗天生就是八字不合嗎?其次,南韓的殺狗文化值不值得尊重?,如果肯定狗也有情緒,人跟狗也會有情感交流,那麼需要退讓的到底是封閉的嗜食狗肉文化,還是具有普世性的道德情感?


中國時報 2008.04.27 

瑞士寵物最大 魚不單養 馬不久拴

鍾玉玨/綜合廿六日外電報導

 瑞士不僅是觀光客的樂園,也是寵物的天堂。瑞士政府最近宣布保護動物新法,以維護動物尊嚴及福祉,今後水族箱裡的金魚不用擔心落單、馬羊不用擔心被久拴、養狗要先通過考試。聽起來動物在瑞士會過得逍遙又自在。

 9月上路的新法對養狗飼主尤其嚴苛,飼主必須參加照顧動物以及動物福祉相關的理論課,並參加筆試(theory test),接下來還得和狗一起受訓,培養彼此默契,並通過默契實作考試(practical test),始能取得飼主資格。有關課程的細節目前還未定案,不過理論課可能是5堂,實作課至少5堂以上。

 新法實施後,飼主有2年寬限期,不過2010年之後,飼主至少得通過筆試才能養狗。
 動物醫院、家犬訓練中心舉雙手贊成新法。這些單位只要取得政府認證,就可提供筆試與實作考服務。但一群養狗人士與動物繁殖業者頗不以為然,認為連養吉娃娃這類小型犬也要政府點頭許可,似乎矯枉過正,不僅增加納稅人與飼主的財務負擔,落實起來也困難重重。

 狗之外,當局對金魚、天竺鼠、長尾鸚鵡、馬等「群居動物」(social species)也做了若干規定。飼主絕不能讓動物孤單寂寞,所以要養就得養2隻以上,或是想辦法幫寵物建立聯誼管道,讓寵物也有朋友可以來往。

 以金魚為例,不但不能只養一條金魚,水族箱也不能四面透明,飼主必須根據光線明暗,讓水族箱呈現自然的日夜循環。天竺鼠生性敏感,所以不能讓小孩撫摸或帶著趴趴走。
 此外,釣客還必須上課,學習如何善待上鉤的魚,以免魚兒遭受太多痛苦。牧場不得用繩久拴馬、羊,必須讓動物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也不能在硬地飼養豬與牛,免得四蹄疼痛。但牧農認為,這些規定只會影響畜牧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這是瑞士立法禁止飼養12種惡犬之後,又一個與動物相關的措施。經濟部長向飼主保證,政府不會派員突襲老百姓家,而是希望透過教育與訓練,提高民眾的飼養知識,藉此改善人類對待動物的方式。

 看來動物在瑞士應可獲得「人性」對待,不過一些捍衛動物權的活躍分子聲稱,政府態度其實表裡不一。他們聲稱,商人看準貓毛在海內外的商機,加上人們迷信貓毛可以舒緩風溼痛,因此每年約有上萬隻貓被宰殺,但政府卻袖手旁觀。
繼續閱讀全文 魚不單養 馬不久拴

麥斯金-機制設計理論

Amadis 於 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 上午10:00 發表
機制設計理論是個體經濟學的範疇,主要探討在效率不彰的市場中,例如缺乏開放競爭,或個人掌握不對稱資訊或特定消息時,機構應如何發揮功能。

本報昨天邀請機制設計(mechanism design)理論大師,也是去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麥斯金來台演講,昨天在國際會議中心的會場內,擠滿了聽眾,本報特別整理演講的精華,與讀者分享。

我很高興今天到這裡參加經濟日報41周年的社慶活動,希望今天能讓大家都有收穫。我在以下簡報中,會從三個範例說明機制設計的理論,讓大家容易了解。

用白話來說,儘管平常人做事都是從自利的角度出發,但機制設計想探討的是,在什麼條件下,我們可以提供誘因,確保眾人行事結果可以達到特定的社會目標。

機構設計是經濟理論領域中的工程學。通常經濟理論多半是想了解現有的經濟組織,說明或預測這些組織創造的結果,因此性質是預測未來。

什麼是機制設計

機制設計則是把先後次序完全倒過來,一開始先找出理想結果(目標),再研究能否設計出可以達到目標的經濟組織(機制),因此機制設計的性質在於規範與制定。

我舉三個例子,第一個是家裡有子女的爸媽都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媽媽切蛋糕給兩個孩子,如何讓兩個小孩不會覺得自己拿到的比較小。

要達到此目標,最佳結果當然是兩個小孩都覺得至少可以拿到一半,亦即公平分配,但小孩與媽媽對公平分配的看法可能不同,小朋友對老媽的分法可能有意見,這時媽媽的難題是不知如何做到公平分配。

套用猶太教聖經中先知亞伯拉罕與羅得設法劃分牧場土地的故事,媽媽只要叫一個兒子切蛋糕,但讓另一個孩子先挑自己的份時,兩人就能皆大歡喜。

第二個例子,是政府拍賣電信頻譜的使用執照。拍賣可能是機制設計最明顯的應用實例。許多國家先後把政府資產拍賣給民間企業,希望透過拍賣機制,讓政府資源達到更佳的配置效果,實例之一就是各國政府釋出電信頻譜,包括美國FCC在內。

假設多家電信廠商有意爭取執照,而政府希望達到的目的,是把頻譜交給認定其價值最高的公司,這時容易出現兩種問題,第一是廠商若認為出價愈高,得標機會就愈大,廠商就容易誇大價值,這樣就無法保證認定執照價值最高的公司會得標。

第二是政府可以讓出價最高的廠商得標,但如此就會創造廠商低估執照價值的誘因。若大家都低估價值,最後同樣無法保證認定執照價值最高的公司會得標。

面對這種狀況的解決方法,就是採取所謂「第二高價拍賣」,亦即出最高價者得標,但得標廠商只需付出第二高價的金錢。此法優點在於,廠商沒有高估價值的誘因,因為若自己得標,第二高價又超出執照實際價值,就要多付錢。

廠商也沒有低估價值的誘因,因為若出價太低,可能最後對手得標。所以綜合來說,此法可以確保認定執照價值最高的公司出線,達到政府的原先目的。

最後一個範例,是政府選擇符合各方期望的能源形式,這是最複雜的例子。假設國家要從天然氣、石油、核能與煤等四種能源中,選擇一種作為基本能源,國內則有A、B兩位能源消費者,世界上又有不太重視未來能源消耗(狀況一)的消費者,與重視未來能源消耗(狀況二)的消費者。

消費者A重視方便性,因此在狀況一之中,A偏好的能源依次為天然氣、石油、煤與核能;若為狀況二,則是核能、天然氣、煤與石油。

消費者B重視安全性,因此在狀況一之中,B偏好的能源依次為核能、石油、煤與天然氣;若為狀況二,則是石油、天然氣、煤與核能。

什麼是納許均衡

國家想達到的目的,是在兩位消費者的意見中找出好的折衷方案。如此說來,若世界處於狀況一,最佳選擇就是石油;在狀況二則為天然氣。

但假設國家不知道兩位消費者對未來能源消耗的看法為何時(亦即其所屬狀況),直接問反而不易找出真正答案,因為兩人都有誘因作出違心之論。

這時我們可以設計出一個2X2的矩陣(賽局),消費者B位於矩陣上方,A位於矩陣左側。矩陣內有四個選擇,從左上方依順時針方向依次為石油、煤、天然氣與核能。

消費者A可以選擇矩陣中的上列或下列,B可選擇矩陣中的左列或右列。若在狀況一中,A、B兩人選擇的交集是石油;若在狀況二中,兩人的交集皆為天然氣。但重點是雙方都沒有誘因足以片面改變其偏好的選擇,這也就是所謂的「納許均衡」。

更重要的是,不論在哪種狀況中,即使機制設計者自己也不知道消費者所處的狀況,A、B兩人也從自利角度出發,機制設計都能達到社會最佳化的效果。

當然,大家在聽我講完後可能會問,這個機制(賽局)好像有點針對其狀況而特別設計。有沒有什麼一般通用的方法,可判斷任何目標能否實現?還有,若這些目標可以實現,能否找到實現目標的機制?

以上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請參考我在1977年發表的文章「納許均衡與福利最佳性」,該文也是我的主要思想。

至於機制設計的其他應用範例,還包括:所得稅制設計、社會福利、國際溫室氣體排放協議,以及預防金融危機的作業程序等。

【2008/04/1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繼續閱讀全文 麥斯金-機制設計理論

世界唯一的你

Amadis 於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晚上9:51 發表
繼續閱讀全文 世界唯一的你

週日狂熱夜

Amadis 於 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晚上9:15 發表
今天不小心看到上週的重播,聽到袁惟仁唱鼓聲若響,原來他唱歌也可以這麼有power

,真是刮目相看。最後ending的滾滾紅塵,配器跟和聲真是好聽,不過小提琴一出來就

遜掉了,音色跟pitch都......

不過還是歌詞跟旋律很有feeling的一首歌。

繼續閱讀全文 週日狂熱夜

剃刀殺手

Amadis 下午2:51 發表
最近天氣變得很熱,可是撥撥晚上還是喜歡擠到我胯下睡覺(囧rz),搞得我慾火焚身,啊~是烈火灼身才對, 半夜常常被熱醒,加上又開始換毛,所以我就把牠抓來嚕光光了,沒想到短毛貓的毛比想像中還厚,要先用3mm 的刀頭剃一次,第二次再剃底下的絨毛,剃到最後手還被剃毛機震的很麻。

把撥撥嚕光的當天晚上,我發現我的胯下的酌熱感竟然升級為煮溫泉蛋了,因為少了厚毛的屏障,體熱傳導得更直接.....

嚕毛的怒吼


通通脫掉
繼續閱讀全文 剃刀殺手